著名互联网金融培训讲师刘杰克老师课程案例: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分享到:



著名互联网金融培训讲师刘杰克老师课程案例: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著名互联网金融培训讲师刘杰克老师课程案例: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前景。2013年以前也有通过互联网有关的手段,但是我们业内把2013年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兴起2013年,发展于2014年,并在2015年得到更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的特点,给相对滞后的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我觉得这个冲击和挑战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它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比如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在这个时期我们很快就把它推出来了,再比如利率市场化也议论多年,现在利率市场化初步有了弹性,这都是我们长期研究的政策,所以推动了进程。第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就业占70%以上,财政税收占60%以上,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但是我们的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2014年、2015年其中的一年,P2P、网络借贷平台仅仅是2014年一年交易额就当然5000亿,这个数字是不小的。再一个,我们看看互联网金融的力量,2013年6月13号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上线余额宝存款业务,2013年的8月11号阿里巴巴余额宝筹集资金到250亿元,累计用户达到700万左右,超过2012年所有国内基金新增客户数量的组合,这仅仅是2个月的时间。2013年阿里的小贷投融贷总额超过1000亿,客户超过32万户(音译),所以互联网金融来势第三,方便社会选择理财的意愿,众筹与第三方平台众筹等互联网工具,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自由选择较高利率的理财产品,做到逐步的网上购物等等,当年金融行业也不少人,包括机关的领导干部也都进去了,为什么?理财收益高,东西可以送到我们的家里。第四,加速金融机构变革举措,由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在业务拓展、营业收入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禁忌,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加速内部机构在适应市场化金融举措,所以银行也不得不跟随市场的脚步推出来一些举措。比方说工农中建还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过去一般都是自我感觉很好,现在像工行推出融E贷,等等。

虽然互联网金融在短短的几年中发展迅速,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势必会出现金融风险,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第一,现实状况不能高估,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为金融业运行提供了一个快速通道,在我国银行业才是金融的主体,银行信息化建设比如网上银行等等形成了主体服务的体系,而互联网金融其线下部分还得依靠实体的银行。第二,有些从业人员开个网站成本较低,运行的软件自主研发的能力比较弱,他就去买一套软件上网进行运行,相当一部分P2P的网贷平台的公司就是买了一套软件就上线了,这样为日后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埋下祸根。第三,无良业者引发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或者老百姓所说的“卷款跑路”,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等金融风险和违法活动。比方说在2014年P2P平台将近2000家,其中暴露出来有问题占275家,平均每6家就有一家有问题,这个有问题还不像一个生产企业它只能管自己,这个它牵扯到千家万户。2014年较2013年增加3.6倍,投资者被套牢的资金超过20个亿,甚至出现了亿元坏帐的事件。到了2015年年底,我们有问题的P2P平台达到1302家,基本上快翻一番,甚至出现E租宝这样数百亿元的金融风险案件,而且还引发公安部门出面对全国债权人进行登记的情况,这是前所未有的。由公安部出面,在公安系统内,登记哪些是债权人登记,而且由于E租宝在中央电视台登了广告,还跑到中央电视台门口游行,因为是你播的就找你,第四,依法监管尚待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方面是内部风控弱,互联网金融平台没有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所以它不存在征信信息共享的机制,不具备银行风控、合规、清收的机制,因而导致一些P2P平台跑路、破产、停止服务。另一方面是外部监管弱,互联网金融缺乏准入门槛、行业规范,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政策和法律风险。这里面问题、风险不少。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新的形态,因此从它的元年开始,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定型、发展方向和金融模式还有待观察,所以在这一时期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出现的一些问题保持了一定的容忍度和弹性, 在其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我们仍然还是支持它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平稳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由央行牵头,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进行调研、建立行业协会、要求平台公司严格自律,这其中也包括工信部,调研的时候也有,主要希望互联网金融公司能够严格自律,但监管的办法、法规是没有的。3月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马上就要成立了,去年经过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这里面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它虽然是个非金融机构,但是因为它从事的是金融业务,它具有金融的特征,那么就应该按照金融监管的要求来进行,主要我体会到有这么几条:第一,对于它的开户,工信部和地方金融办要进行审查。第二,由银行监管,第三,P2P平台由银监会监管,第四,众筹平台的监管,第五,保险平台由保监会监管。银监会在2015年年初成立普惠金融监管部,现在就分管的平台公司拿出监管的实施细则,这里面我们得强调两条,一个是平台公司不能搞资金池,第二是不能搞非法集资,不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两条是红线。今年的两会上“互联网金融”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与2014年和2015年促进健康发展不同的是,今年互联网金融主要强调规范发展,去年、前年讲的是“促进健康发展”,今年讲的是“规范发展”,所以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合法合规发展,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

互联网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我们使用的平台、工具还是众筹、P2P、第三方支付、大数据等等,特别是大数据里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这些东西我们还继续,我在这里讲一讲为了把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在从业人员上、在我们有关平台公司的高管当中,是不是还要把四个理念梳理起来:第一个是敢于创新发展的理念,要发挥我们的智库方式、信息处理、资产资源配置灵活多样的作用。第二个是要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我们要对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加强服务,这里面国外做得比较好,英国在2005年3月份全世界P2P公司成立了,我们要在这里面做好工作。第三个是要加强讲究诚信自律的理念,我们金融是以信用为前提的,所以机构平台要以诚为先,加强内部风控、合格建设,做好自律,取信于社会。第四个是要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自觉依法衣依规经营。对于众筹、P2P、第三方等等大家好理解,大数据里面我们IT行业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我们现在有1000多家村镇银行,这是在银行里面最底层的,它的结算渠道我们是可以把它通起来的,这个需要IT行业的支持。再比如说现在融资担保公司,银行想贷款找担保,对民营企业、民营机构又不相信,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搞一些金融服务公司,这些也需要IT大数据平台提供相应的支持。所以我们呼吁IT界的朋友们,在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金融业的前提下,在这方面能够做出新的贡献。

金融的发展现在也需要IT的产业作为金融发展的基础、后盾,所以现在有互联网金融,今天我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监管的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金融行业工作了45年,但是我今天的发言还是以个人名义发言,不代表银监会的观点。产业融合下的金融创新和监管,我体会到实际是IT产业与金融产业的结合,围绕金融领域所开展的金融创新和接受的监管,通俗来讲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监管,我觉得这两个是一起的。下面我就产业融合下的金融创新如何监管,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监管,从四个方面谈点个人的思考:第一,互联网金融的历史作用,第二,互联网金融的若干问题,第三,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第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金融业也要创新,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创新,但还要更加的创新。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它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主要包括五个平台,一个是利用和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平台,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第二个是P2P模式的网络接待平台,第三个是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第四个是控财类的手机APP平台,第五个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是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一个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根据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强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切特征。
理论上,任何涉及广义的互联网、金融的利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所以这是一个结合,但不是简单的结合,是传统的金融业和互联网的精神惊呼起来了,这个精神就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

相关介绍:刘杰克,著名互联网专家、实战市场营销专家、品牌营销策划与网络营销专家、微信微博新媒体与电子商务专家;品牌与网络营销及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顾问;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品牌与网络营销培训课程特聘教授;著名微营销讲师与移动互联网络营销讲师;《网络营销实战》、《微营销与社会化新媒体营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营销》等系列原创数字营销与品牌课程资深培训师讲师;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衡济堂集团独立董事;曾在多家知名外资及民营企业任战略总监、营销总监及总裁;著有代表作《营销力》、《网络营销实战》等,电话:010-51290609,刘杰克老师官网: http://www.liujieke.info/,电子邮件:jackliupku@163.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ckliupku,微博:http://weibo.com/jackliupku,微信:jackliu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