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培训师讲师刘杰克老师文摘:社会化营销时代新媒体科学的传播研究
新媒体营销培训师讲师刘杰克老师文摘:社会化营销时代新媒体科学的传播研究。在人际传播中,话语具有多种功能,比如交际功能、凝聚功能、文化功能等,这些功能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当话语具有加强的亲和力时,其所具备的功能提升。
科学传播话语亲和力同样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可以促使受众降低心理的抵触情绪,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技术的讨论当中,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受众会逐渐增加情感投入,从而使科学传播话语亲和力在情感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②无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的角度出发,科学传播的话语亲和力均可以帮助受众建立愉悦和谐的情绪,受众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加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信任及支持,从而显著地提升科学传播的效果。
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话语是传播的载体,而话语的亲和力程度直接决定了传播的效果。科学传播中通过亲和力的加入,可缩短科学技术与受众之间二度距离,提高受众的接受性。科学传播中话语亲和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去权威化。传统的科学传播中,传播者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且传播者的话语具有绝对性,即使受众存在质疑或疑惑,科学传播者均不予理会,由此导致传播话语亲和力缺失,影响传播的效果。但在传播话语中增加亲和力之后,任何一项科普内容都允许受众参与到讨论、质疑中,受众与科学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此种传播方式除去了原有科学传播中的权威化。①第二,语境化。科学传播中融入亲和力之后,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来构建话语,由此一来,在进行科学传播时,话语会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一种柔和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传播出去。第三,多维动态性。受众接受科普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比较强的动态性,随着自身对科学知识兴趣的提升,受众的参与性逐渐提高,科学情感也逐渐增强。为了达到上述传播效果,在建构科学传播话语时,就需要具有比较高的亲和力,积极地调动受众参与,形成多维度的话语形态。第四,受众情感投入。科学传播中话语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之后,受众会积极地参与到科学传播中,逐渐增加情感投入,进而促使传播力提升。
我国十分重视科学传播工作的开展,至今为止,已经制定和实施了比较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科普责任、发展思路及目标进行了明确,促进了科学传播工作的迅速发展。目前,从政策方面来看,尽管并无硬性的规定要求科学传播话语具有亲和力,但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关于传播中亲和力的人文要求,由此看来,在传播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话语建构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具备亲和力。
互联网语境中的“人机界面”表述思维。科学传播模式在互联网媒介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在互联网语境中,科学传播话语中的说教和权威模式逐渐弱化,呈现方式变得更加人性化,越来越能满足受众对科学信息的需求。以果壳网的“为什么单身女性也爱看《爸爸去哪儿》”为例,在这篇科普文章中,人机界面的表述思维良好地彰显出来,人与电脑在进行交流时,通过设问的方式将传播中的对话关系确认,从而形成了一种虚拟关联,再加上《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吸引,会有大量的受众点击文章并阅读,从而达到科学传播的目的。第二,生活语境中的“话语印象”表述思维。对于受众来说,生活语境属于身边的语境,受众更为熟知,此种语境中的话语具备更强的亲和力。科学传播话语在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与现实生活相连接,由此来增强话语的亲和力。⑤第三,心理语境中的“以人为本”表述思维。话语表达中,如果与心理语境相分离,那么话语表达的意义将会失去,在心理语境中,话语者的心理因素全部包含在内,比如情感、信念等。对于互联网的受众来说,心理语境虚拟与现实交织,因此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应合理地运用情感色彩,消除受众心理的抗拒和防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达到预期中的科学传播效果。第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微语言”。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传播话语亲和力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微”力量,比如微博、微信等,扩大传播的范围,提升传播的亲和力,增强传播效果。
媒介传播中,受众的需求是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科学传播的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受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就需要对科学传播的话语方式进行变革。当前,新媒介中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具有高自由度、强个性化、不确定性、差异化需求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受众的多群体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当科学信息的语言或文本形式具有多元化特征时,受众会被吸引,进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实现科学信息的传播。③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科学传播的管理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科普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由此一来,科学传播的话语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科普者在创作科普信息时,为了有效地提升传播效果,在进行文本撰写时,会利用一定的策略和技巧。④再加上新媒体的全面化应用,科学传播话语的转型变为可能,逐渐向着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科学传播话语能够具备足够的亲和力,那么不仅会提升传播效果,并会促进产业化与商业化的快速实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智能手机浏览新媒体中的各种信息内容。目前,我国的手机网民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占据总网民数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未来的科学传播中,移动终端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传播话语亲和力建构中,手机端也应该充分关注。⑥书籍为传统科学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移动终端出现之后,这种印刷式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电子书获得科学知识,而在建构移动终端电子书语言亲和力的过程中,科普文章的篇幅应该短小精悍,并配以精美的图片,提升传播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动画短片、网上虚拟博物馆等形式来进行科学传播。在特定的群体中,移动终端科学传播话语亲和力的构建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充分地满足受众的科学信息获取需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科学传播的话语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可以通过话语亲和力的建构,提升科学传播的传播效果,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科学传播的方式也受其影响产生了变革,在进行理念及话语的表述时,不仅要求具备科学性及权威性,同时还需要具备亲和力。实际上,在科学传播中,亲和力是重要的“情商”,通过亲和力的运用,可有效提升科学传播的效果,而在话语表达中,亲和力同样为语言艺术的核心。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如何建构有亲和力的话语成为科学传播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